English
首页 / News

北京大学举办数字人文系列培训第三讲“数智时代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神使命与学术能力培养”

2022-11-12        浏览: 272

       2022年11月12日下午2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社会科学部,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和人事部联合举办的“数字人文系列培训第三讲“数智时代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神使命与学术能力培养”(同时作为CHED年会的分论坛之一)在老化学楼103(博雅学堂)举行。本次培训由北大哲学系副系主任王彦晶召集,邀请到了北大外国语学院苏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庞珣、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张凡、剑桥大学计算机系孙薇薇等5位北大内外从事文理交叉研究的中青年骨干学者,分享他们在科研、教学组织以及教师发展方面的经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18位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学界越来越意识到一些复杂问题需要同时借助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研究手段以及思想资源,文理之间的界限和学科壁垒也在特定领域变得越来越模糊,二者的交叉也不仅局限于使用理工科的手段辅助人文社科的研究,或者使用人文学科的方法反思理工科的技术发展。同时,跨文理领域的教学科研组织和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有着不同于单独的文科或者理科的特点,面临着课程设计、评价标准、资源整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困难。面对上述问题,5位特邀发言人与参会老师开展了深度交流探讨。

       苏祺带来题为“项目驱动场景下的‘数字+人文’跨学科学术能力培养”的报告。苏祺结合自身交叉学科背景和教学经历,重点介绍了2022年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开设的“北京大学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工作坊立足于北京大学丰富的多学科资源,运用数字人文研究范式,思考并解决人文社科研究问题,致力于培养既具备人文素养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跨学科人才。苏祺指出,工作坊主要面向文科生,设立了导师主讲、项目合作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苏祺分享了不同学院学生项目案例,项目驱动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文科生对计算机和编程的兴趣,并推动其运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技术解决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问题。针对学生对暑期课程的评价,苏祺提出两点改善建议:一是报名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MOOC资源提前学习不同模块的数字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坊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二是教学平台给予更多支持,通过利用既有平台、创建新平台来提高文科学生数字化研究的效率。

苏祺作报告

       庞珣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精神与使命——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探索和思考”的报告。社会科学实验室这种科研和教学组织方式在国内外方兴未艾,但庞珣认为大众对社会科学实验室仍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她以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案例,指出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根据社会科学的研究议程形成的创新性学术社群。在庞珣看来,驱动社科实验室的底层动力是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和关键的位置,围绕数据工作产生了分工和合作的必要和可能。但庞珣指出,仅关心数据、模型、算法的实验室不是社会科学实验室,对社会个体和群体的价值关切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才是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学术社群的深层凝聚力,即科学使命与社会使命的结合才能真正带来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成功,而协作精神、创新、透明度、追求卓越进取是社群活力的根本来源。在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上,庞珣指出社科实验室内部权力分布应是扁平式的、分布式的和协作性质的。

庞珣作报告

       曾毅带来题为“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指引下的科学探索”的报告。曾毅结合自己的学术经验表示,当不同学科的学识和思考方式集结在同一位学者身上时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跨学科融合交叉。曾毅以自己所开展的机器人镜像实验为案例,介绍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在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启蒙阶段发挥的作用,并着重讨论发展未来人工智能,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的科学研究中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与科技探索的深度交互和指引作用,以此为理念和愿景牵引,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面向理工和人文学科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课程的探索。曾毅指出,理工科与人文学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科学生将人工智能视为工具,而人文社科学生则以更赋有伦理色彩的眼光看待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角色。报告最后,曾毅分享了自己所带博士生学科背景的多元化与交叉性,提出创建科技哲学研究生与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深度融合交叉实验室的实践构想。

曾毅作报告

       张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裁云剪水与自然法则”的报告。张凡通过大量生动的图片和案例分享了中西方文化中的图形设计及其背后的意义内涵,指出自然界中蕴含着永恒的图形法则,这些法则存在于世界诸多伟大文明的创造中,人们通过对这些法则的不断应用与更新,保持了传统的活力,并成就了不同时代艺术与设计创造的生命力。中国传统艺术创造中所基于的法则,与今天的数字化工具非常契合,因此她指出设计学院的课程改革从数字化出发,以现代媒体作为重要工具将数字虚拟功能与人文设计结合起来。

张凡作报告

       王彦晶针对张凡的报告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虚拟首饰与现实首饰在价值和设计理念上是否有本质区别。张凡指出,对虚拟首饰的理解要更多结合应用场景,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更高。二是如何从跨学科角度来弥合学生的灵感与制作能力之间的差异。张凡认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较好,但在设计制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设计学院开设了一些系统性课程来帮助学生完成灵感的落实。

       孙薇薇分享了一些自己对生活和学术的感悟,并带来了题为“慢”的报告。孙薇薇从柴静对剑桥大学校长的专访出发,并通过介绍自己在剑桥的课程教学,分享了诸多有关慢思考、慢讨论、慢备课、慢研究的小故事。对于慢学术而言,孙薇薇指出,跨学科研究不应过于急功近利,先慢后快,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和诚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学科交叉的成果。

孙薇薇作报告

       本次培训以论坛形式,从事文理交叉研究的与会学者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学建设相关具体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数字人文系列培训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北大各院系的研究力量,推动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的高水平高质量规划实施,支持学校“数字与人文年”战略,促进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合作,打破学科研究的壁垒,支持文理交叉学科的教师教学科研发展。

上一篇: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暨青年教师教学培训课程“讲授式教学”开讲 下一篇: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暨青年教师教学培训课程“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开讲